Hiya 大家 ~ 之前介紹了新加坡中學和台灣的不同,
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差在哪呢 ?
快速回顧一下
新加坡學生在初中 4/5 年級畢業後,
會進入中學後教育 (Post Secondary Education)
也可以稱為高等教育。
( 簡單來說,就像台灣學生國三畢業後,會進入高中/職就讀一樣。)

不過在新加坡不是以高中職稱呼唷,而是分為 :
– Junior College & Millennia Institute
– Polytechnics
(以上兩類是比較常見的學校)
那這兩類學校又有什麼不同呢 ?
今天我們就簡單的帶大家看看囉 !
學校類型
1. Junior College (初級學院,簡稱 JC)
▪︎ 為升大學做準備,重視學術基礎和研究能力
▪︎ 採用 A-Level 課程,針對不同領域的學科深度學習
▪︎ 就讀 2 年結束後,要參加 GCE A-Level 會考
2. Millennia Institute (勵仁高中, 簡稱 MI)
▪︎ 新加坡唯一的 “三年制” 高級中學
▪︎ 一樣是以升大學為目標,採用 A-Level 課程
▪︎ 因為讀 3 年,比 JC 多一點時間為考試做準備 JC 和 MI 另外不同的是,
MI 有另外提供商科課程 (JC 只有文科和理科課程)
如果未來在大學想就讀商科,可以考慮就讀 MI 先培養商科基礎。
JC 和 MI 畢業後,會獲得 A-Level 證書,
可以用 A-Level 的成績,申請新加坡或其他歐美國家的大學。
3. Polytechnics (理工學院,簡稱 Poly)
▪︎ 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專業知識
▪︎ 提供多種專業文憑課程,例如工程、商業、設計、資訊技術等領域
▪︎ 學生有機會參加實習,接觸業界,為未來就業打基礎 Poly 畢業後,學生會拿到各自領域的 Diploma 文憑,
大多通常會直接進入職場,若成績非常優異,有機會申請進入大學
/
總結來說 :
JC/MI 類似台灣的高中,重在學科的學習。
適合對學術有較高興趣及能力,並計劃將來進入大學的學生。
Poly 類似台灣的高職,重在專業技能的培養。
適合對特定領域有濃厚興趣,希望在該領域發展的學生。
/
Disclaimer:
文章內的資訊僅供參考,我們會盡可能確保文章內的資訊正確,
若錯誤的部分,也希望大家跟我們糾正,
這樣我們也可以即時更新資訊,謝謝大家 😉